嘿,少年!在历史长河中,爱国是刻在中华儿女骨血中的信仰,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。古有岳飞“精忠报国”,今有科研人员隐姓埋名、甘作基石。爱国从不是空洞的口号,想成为超酷的新时代接班人吗?翻开“我们做新时代接班人”系列丛书,一起来发现航天英雄是如何逐梦苍穹,奥运健儿们又怎样奔跑在拼搏之路,让英雄们的故事和勇往无前的精神陪着你一路前行!
在这里,每一个故事都像一粒小种子,读着读着,就会在你心里悄悄发芽。等你合上书时,说不定已经知道,长大后要成为多酷的人!
丛书最动人的特质在于其“有温度的教育”。编者深谙“动人以言者,其感不深”的道理,摒弃了枯燥的说教,代之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榜样故事。从“两弹一星”元勋的默默奉献,到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智慧汗水;从脱贫攻坚战中的感人瞬间,到抗击疫情时的众志成城——这些故事不是遥不可及的英雄史诗,而是可感可知的精神图谱。
《立德》内文配图,新华社记者摄
贵州平塘,大窝凼,群山环绕。观天巨目、国之重器,“中国天眼”坐落在这里。《立德》书中《“中国天眼”中的青春力量》一文,讲述了一支平均年龄仅30岁研究团队的故事。他们面对研究难题,虽经过近百次的失败,但他们越挫越勇,从千头万绪中不断探寻问题关键。研究中,他们经常遇到“山重水复疑无路”的绝境,也能享受到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喜悦。“通过克服各种困难、挫折,我学会了独立思考,从稚嫩走向了成熟。这些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为祖国献青春、洒热血的自豪,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愿望。”朴实的话语,生动诠释了年轻一代敢于担当的精神。
《健体》内文配图,新华社记者摄
“如果重见光明,我第一个想看到的就是我的领跑员。”《健体》一书中《你是我的眼——盲人运动员和领跑员的故事》一文,记录了盲人运动员刘翠青与领跑员徐冬林的动人故事。“你举起国旗,我举起你。”短短一句话,道尽了他们之间深厚的信任与默契。刘翠青如同航行在黑夜中的船,而徐冬林便是那盏坚定的灯塔,以专业与陪伴为她指引方向。多年的并肩作战,让他们的配合臻于完美,也让刘翠青在赛场上愈发自信与强大。2021年9月4日,东京残奥会上,两人联手奋力向前,最终夺得田径女子200米T11级冠军。在《健体》中,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,它们记录着运动场上的热血、温情与永恒的人性光辉。
“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”,就像一个人不能没有梦想。这套丛书让我们明白,新时代的接班人,既需要传承“忠孝诚信”的文化根脉,也要汲取“航空航天”的创新精神,要修身立德、勤勉好学、强健体魄、奋发图强。当德智体美劳如五指般协同发力,新时代少年必将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。
真正的教育必须从书本走向生活。丛书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——“制作航天飞船模型”“一滴墨的水墨画”“小工匠小发明”等,既是创意的火花,也是行动的号角。当少年们亲手制作劳动奖章,或是在“春种秋收”的游戏中体会耕耘的喜悦时,抽象的价值观念便转化为了真切的生命体验。当少年们通过“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文物护照”这样的活动触摸历史温度时,他们获得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一种对待历史的庄重态度。
“我们做新时代接班人”系列丛书不只是一套读物,更似一盏指引成长方向的明灯,它提醒我们:最好的教育,永远是用心灵唤醒心灵,用生命影响生命。而榜样的力量,恰是其中最璀璨的光源。
推荐阅读
“我们做新时代接班人”丛书
刘余莉 宋浩志 主编
北京出版社
“青春书评”是北京出版集团微信公众号的常设栏目,本期作者为集团教材分公司编辑谭冬春。我们诚挚地邀请每一位京版青年加入“青春书评”的大家庭,我手写我心,用笔触记录阅读的点滴感悟,用声音传递知识的力量。